羽绒服防钻绒性能测试,2021标准为何采用了新方法?

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羽绒服 图标 标识 钻 羽绒服防钻绒性能测试,2021标准为何采用了新方法?

羽绒服防钻绒性能测试,2021标准为何采用了新方法?

2024-07-01 02:55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▲ 摩擦法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机

▲ 摩擦法机械原理

很显然,“摩擦法”最大的问题就是只能侧重于对面料的钻绒评价,无法兼顾测试羽绒服缝迹处的钻绒情况,可偏偏钻绒现象更多发于缝迹处和针眼处。

因此才说,“摩擦法”不能整体评估羽绒服的钻绒情况。

其次,老国标规定了设备两个夹具间的距离为(44±1)mm,只适用于测试传统的厚款羽绒服,而最近流行的“轻薄款”羽绒服由于产品太薄,无法在该隔距之间接触摩擦。

再次,试样袋的制备明显有极大的局限性,给市场监督检验造成了一定的困扰。

跟着,摩擦法的试样袋是装在塑料袋内的,虽然封闭容器有利于试验结束后对钻绒根数的统计,却不利于空气的交换流动。样品受力后,试样的蓬松性由于缺乏足够的空气,在短时间内很难恢复原状,从而对钻绒的试验效果产生影响。

最后便是市面上的许多羽绒服都使用了新型面料,例如无针缝压胶羽绒面料、一体织造成型直充面料,而老国标的防钻绒性检测不适用于这些新型面料,不能满足新型羽绒面料的测试需求。

02

从“试样袋”到“成衣”

另一个用来防钻绒测试的“转箱法”,却在一直以来,都被认为更能真实地反映羽绒服装整体的钻绒情况。

它最初来源于美国联邦政府1978年制定的标准《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转箱法》,1991年我国也参照美国标准,制定了 GB/T12705—1991《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》,并在2009年更新为 GB/T12705.2—2009《纺织品织物防钻绒性试验方法第2部分:转箱法》。

而转箱法的基本流程,也是先制作一个具有一定尺寸的试样袋,内装一定质量的羽绒羽毛填充料;

然后将其放在装有硬质橡胶球的试验仪器回转箱内,通过回转箱的定速转动,将橡胶球带至一定高度,冲击箱内的试样,达到模拟羽绒制品在服用中所受的各种挤压、揉搓、碰撞等作用;

最后通过计数从试样袋内部所钻出的羽绒和羽毛的根数,来评价织物的防钻绒性能。

而转箱法的基本流程,也是先制作一个具有一定尺寸的试样袋,内装一定质量的羽绒羽毛填充料;

然后将其放在装有硬质橡胶球的试验仪器回转箱内,通过回转箱的定速转动,将橡胶球带至一定高度,冲击箱内的试样,达到模拟羽绒制品在服用中所受的各种挤压、揉搓、碰撞等作用;

最后通过计数从试样袋内部所钻出的羽绒和羽毛的根数,来评价织物的防钻绒性能。

▲ 转箱法试验机及机械原理

但是摩擦法带有的局限性,转箱法也一样有。因此,GB/T 14272《羽绒服装》在本次修订过程中,在转箱法的基础上,研制了新的防钻绒测试方法——“成衣”转箱法!

“成衣转箱法”最大亮点,就是成衣整件测试,它既考核了面料,又考核了缝迹线、针眼等的钻绒现象。而且由于不再局限于试样袋,也就为羽绒服的检测带来了极大的自由度。

新测试方法还首次提出,采用试样的钻绒值来表征羽绒服的钻绒现象,即试样的总钻绒根数除以试样相对面积。

而由于试验的对象从“试样袋”变成了“成衣”,所以转箱法试验机做出了出于意料的调整,出现了“大箱体防钻绒”和“小箱体防钻绒”两款试验机!

至于对仪器的选取,则如下表所示:

试验方法 样品类型 试验机类型 橡胶球(个) 转速(r/min) 转动方式 转数(转) 方法A 羽绒服衣长>40cm 大箱体试验机 24 42 正转 1440 方法B 羽绒服衣长≤40cm 小箱体试验机 16 45 正转 1440 注:当样品衣长大于120cm时,宜提供较小号型进行成衣转箱防钻绒测试。

不过对于各位做羽绒面料的供应商来说,在与客户签订合同的时候,还是需注意面料防钻绒这一点,最好提前协商好,以防成衣防钻绒不合格,引起争议甚至投诉等事宜。

— END—

为什么羽绒服装2021标准取消了含绒量?

小改动,大变化!“羽绒种类标注不分灰和白”是为哪般?

2021了,为何还歧视灰色羽绒

版权说明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

【本文地址】


今日新闻


推荐新闻


CopyRight 2018-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-3